中國綠色時報6月20日報道(記者 王鈺) 6月17日,2017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出席大會及大生態+森林康養專題研討會。他強調,發展森林康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林業轉型發展的內在需要,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讓全民共享綠色紅利。
劉東生在大會演講上說,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本次論壇主題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共享綠色紅利”,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意,也是林業工作的使命所在。林業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應突出三大主題。一是深化林業改革。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國有林區改革以及森林資源管理等各項制度改革,真正實現保資源、保生態、保民生的目標。二是推動創新發展。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三是強化治理能力。進一步強化林業生態建設中的政府角色,從體制上保證林業對加強生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作用的發揮。
大生態+森林康養專題研討會由國家林業局和貴州省政府聯合主辦。劉東生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林業部門既要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又要創新林業體制機制,為林業現代化建設釋放更大改革紅利。大力推進森林康養事業發展,正是林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實現林業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發展森林康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林業轉型發展的內在需要。林業與健康中國建設具有緊密聯系,特別是森林旅游可以在促進全民健康中發揮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健康建設的歷史背景下,森林康養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森林康養已納入新時期林業工作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理念和做法,加大解讀普及力度,引導、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將森林康養納入林業制度設計等舉措,森林養生、康養理念快速傳播,并在行業內外形成了廣泛共識。在推動森林康養事業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堅持新的發展理念是重要保障,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通過必要的建設,把基礎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從而實現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