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經營森林才能“生綠”又“生金”

科學經營森林才能“生綠”又“生金”

自然生態系統,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濕地、河湖水域、冰川、海洋等各類群,都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其主要服務功能可分解為供給、調節、文化和支持四類。

  “保持自然生態系統可恢復和可更新的彈性,使之能持續發揮功能,產生效益。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義,也是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的實質內容,更是‘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的應有之義?!比涨?,在第十九屆全國森林培育學術研討會暨人工林高效培育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沈國舫院士在會上如是說。

  如何進行人工林高效培育與生態保護修復?生態文明背景下有哪些森林培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新要求?對此,沈國舫院士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采訪。

  協調好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利用

  如何從“兩山論”的內涵,用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來支持“兩山論”的踐行?如何協調好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利用使“兩山”兼得?沈國舫院士結合大量豐富、實際的案例,深刻闡述了“兩山論”中所蘊含的辯證關系,系統地說明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思想基礎與重要實踐前提。

  據沈國舫院士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山論”共有過三段論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論述中,沈國舫院士介紹,“金山銀山”指的是物質財富,包括了人民群眾有較高的就業和收入水平?!熬G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我們都要”,代表了一種價值觀,也是一種愿望。

  “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則代表了人民群眾在解決了溫飽問題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后在需求取向上的變化。人們愿意即使暫時犧牲一點物質利益,也愿意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氨磉_了要限制那些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產業發展,要付出足夠的投入和代價來改善生態環境,人們也愿意花一定代價到有優良生態環境的地方旅游休憩?!鄙驀吃菏空f。

  沈國舫院士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其中最重要、內容最豐富的論斷,充分體現出“綠水青山”的保護和經營并不是對立的、矛盾的,兩者處理好就有可能、也更有利于得到“金山銀山”,而且是貨真價實的“金山銀山”,是健康安全的經濟發展和物質財富。

  科學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據了解,自然生態系統,包括了森林、草原、荒漠、濕地、河湖水域、冰川、海洋等各類群,都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其主要服務功能可分解為供給、調節、文化和支持四類。

  沈國舫院士認為,人類依靠這些自然生態系統而生存,要科學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有時還要對這些生態系統在規模、布局、組成和結構上作些調整,但都不應從根本上干擾和破壞這些生態系統。

  “要保持它們可恢復和可更新的彈性,使之能持續發揮功能、產生效益。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義,也是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的實質內容?!鄙驀吃菏空f,農田生態系統雖是人工生態系統,但其本質上接近于自然生態系統,可以合并一起考慮。有時也可把城鎮作為一個復合的生態系統來加以分析安排。

  沈國舫院士認為,要使“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就要努力建造好,或修復好綠水青山,努力安排好、經營好、管理好綠水青山這個自然綜合體,使它發揮好最強的功能,取得最大的效益,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金山銀山。搞好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經營是這個轉變的應有之義。

  “一片以優良樹種的高大喬木作為上層木的中密度復層混交成熟林,既是有高生態效益的,同時也是有高經濟價值和高觀賞保健價值的?!鄙驀吃菏空f,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例,要使其綜合發揮服務功能,在優先發揮生態功能(調節、支持),產生足夠生態產品的同時,還要取得一定的物質產品,產生足夠的經濟收益。

  實施生態保護可以有三個層次

  眾所周知,在林業科學中,撫育采伐,是指對密度較大的幼、中齡林實施的一種培育措施;林分,是指內部特征大體一致而與鄰近地段有明顯區別的一片林子;而林分改造,是指對不符合經營要求的產量低、質量次的林分進行改造的綜合營林措施;衛生伐,是指為維護與改善林分的衛生狀況而進行的撫育采伐。他認為,在當前“兩山論”踐行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傾向問題。

  一方面,在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沒有明確除了建設生態屏障之外,還要把相當林區在一定時間內,恢復為可持續經營的國家儲備林基地的目標,有把全林區都作為自然保護地的傾向。

  另一方面,存在單純保護的傾向,沒有明確通過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和森林生產力的重點要求,由于害怕伐木失控,因而嚴格限制撫育采伐、林分改造及衛生伐的科學施行,使得撫育伐失去應有效能。

  那么,采伐森林一定會破壞林區生態環境嗎?沈國舫院士的答案是:非也?!拔覀冋莆盏目茖W技術完全可以把采伐影響控制在很低水平,完全在森林可自然恢復的彈性限度內?!彼f。

  他進而強調指出,生態保護和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大項目,但要認識到生態修復和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是可以協調共進的,長期依靠進口木材的方向不可取。

  為此,沈國舫院士認為,實施生態保護可以有三個層次。第一是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如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要禁止一切經營利用活動;而那些納入國家公園范圍的森林,則只允許適度的生態和科普旅游,禁止其他一切經營利用活動。第二是一般的防護林和森林公園,除實施保護外,可允許進行撫育間伐、衛生伐等經營活動以及防護林的更新伐(如農田防護林的更新伐)。第三是用材林、經濟林和能源林,可以允許有撫育采伐及商業性采伐,但對采伐年齡、伐區面積和采伐方式,要適當加以限制,以維持森林的生態功能發揮。

  “如果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地確定保護的程度及經營利用的強度和方式,實施科學合理可持續的森林經營,再加上林下經濟的開發、森林旅游康養事業的發展,政府對生態公益林的生態補償的均衡化和提高,那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鄙驀痴f。他表示,其他自然生態系統雖各有特點,但原則上的實踐路徑是相似的。

国产精一级特级毛片